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你关注的网红博主 可能是“假人” 正文

你关注的网红博主 可能是“假人”

时间:2024-05-04 14:09:5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核心提示

在社交平台上,卡塔琳娜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5年的俄罗斯女孩,今年1月开始发布视频,多数附带着商品链接。她拥有超过10万粉丝,看起来只是众多带货网红中的一个。但如果留意就会发现,和她“共用一张

  在社交平台上,假人卡塔琳娜是关注一位在中国生活了5年的俄罗斯女孩,今年1月开始发布视频,红博多数附带着商品链接。假人她拥有超过10万粉丝,关注看起来只是红博众多带货网红中的一个。

  但如果留意就会发现,假人和她“共用一张脸”的关注账号有许多,有的红博叫娜塔莎,有的假人又叫琳娜、波娃......实际上,关注这些视频均由AI生成,红博博主们的假人“脸”来自于乌克兰网红Olga Loiek。不久前,关注Olga Loiek发视频控诉她的红博面孔被非法盗用,揭开了这些账号背后内幕的一角。

  中新网调查发现,从盗用真人肖像、用AI生成虚假形象仿冒真人,到卖教程、养号,再到带货变现甚至诈骗,AI假博主背后已衍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

博主控诉自己肖像被盗用。图源:Olga Loiek发布的视频截图

  AI仿冒博主涌入社交媒体

  随着AI技术的流行,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不少假冒真人的数字人账号,有些由AI凭空生成,有些则是盗用了真人肖像,其中不乏国外面孔。Olga Loiek不是唯一一个被“盗脸”的人,社交平台上,也有一些网友发帖称,有AI博主盗用了自己的生活照。

  这些账号通常颜值出众,或跟进热点及争议性话题,或输出情感类“心灵鸡汤”,或打着交友等噱头,赚取流量进而带货。

AI假博主卡塔琳娜商品橱窗里已售件数达2万+。

  以卡塔琳娜为例,该账号主要用视频中附带商品链接的方式带货。她的商品橱窗里共6件商品,均为进口食品和保健品,截至3月19日,跟买人数达2.5万+,已售件数达2万+。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告诉中新网,AI“假人”作为一个新的细分产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目前的数字人技术,确实可以提供高度神似真人形象的虚拟复制,但本质上仅是形象和语音语气上的复刻。

  “目前而言,此类AI‘假人’生意有极大隐患。”张书乐说,内容生产方往往缺乏对需求方的资格审核,而让所谓数字人定制可能完全没有授权而侵权,甚至导致“作品”被滥用,例如用AI生产真人形象进行各种违法行为等。不过目前AI数字人的技术门槛较高,当下流入市场的技术其实是AI换脸和变音,即真人表演、换脸造假,识别难度也不是太大。

  假博主背后的生意经

  “干了5年短视频,AI是涨粉最快的。”在湖南永州一家短视频公司工作、运营了多个AI外国美女账号的赵晨(化名)向中新网透露,其所在公司打造了几十个类似账号。

  他介绍,打造此类账号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并不高,通过AI肖像克隆软件和真人视频素材就可以实现,目前业内已有一些成熟的生成类软件。每个账号每天耗费一两个小时,主要以积累粉丝、带货为目的,粉丝以中老年人为主。  

  赵晨称,他们通常在短视频平台引流,除了运营账号带货之外,还售卖此类账号的素材和运营辅导,收费为2980元,带货所得与学员均分。“我们素材很多,有人起号半个月就积累了2万粉。”

当被问及是否会涉及肖像权争议时,一位代理商称“在外网去找的素材没问题”。

  也有人做起了专门的代理、培训生意。中新网联系到一位提供AI数字人代理服务的业内人士,他表示,购买AI数字人视频制作教程会附送3个人物素材,“可以克隆任何人。”当被问及是否会涉及肖像权争议时,他表示,“不会,我们做的是俄罗斯的人,在外网去找的素材没问题的”。

  类似教程在电商平台上也很常见。在电商交易平台上输入“AI美女”,即可看到“新手日入2000+”“5分钟制作视频”“赶快做个账号吧”等极具诱导性的宣传语,多以网盘的形式发货,标价在几元至几十元间。

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的相关教程。

  律师:构成肖像侵权

  甚至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诉中新网,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民法典明确规定,使用他人肖像需要经过他人的事前同意,否则构成肖像侵权。需要注意的是,肖像侵权的构成要件不包括以盈利为目的,即使并非以盈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仍然构成肖像侵权。

  “即使被侵权方在国外,也并不影响关于侵权的认定,不过他们维权比较困难,成本比较高。”赵占领说。

  虚假宣传是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赵占领分析,使用他人肖像合成AI视频进行直播带货,可能会涉及到对于买方的虚假宣传,甚至欺诈。

视频平台对疑似AI生成的内容打上标识或禁言。

  他还指出,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按照民法典的规定,适用“通知-删除”规则。当权利人向平台发出侵权通知之后,平台应当及时采取删除视频等措施来制止侵权,否则平台应当就损害扩大部分与侵权方承担连带责任。

  另外,某种情况下,制作未经授权的真人数字复制品也可能涉嫌构成刑事犯罪。比如利用他人的肖像合成的AI视频,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中新网注意到,此类案件并不少见。去年8月,公安部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举措成效,其中提到,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组织专项会战,破获涉“AI换脸”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 浙江首个再生水生态文化公园在宁波开园

    浙江首个再生水生态文化公园在宁波开园

  • 春满姚江

    春满姚江

  • 提前5个月!地铁8号线一期正线“洞通”

    提前5个月!地铁8号线一期正线“洞通”

  • 宁波大叔捐2000册书 还腾出两套房建共享书屋

    宁波大叔捐2000册书 还腾出两套房建共享书屋

  • “到我家吃塘溪菜”宁波女老师约饭邓超的是什么菜?

    “到我家吃塘溪菜”宁波女老师约饭邓超的是什么菜?

  • 爷爷的书香传承

    爷爷的书香传承

  • 四川甘孜雅江突发山火烟雾飘至70公里外

    四川甘孜雅江突发山火烟雾飘至70公里外

中国宁波网首页 新闻中心首页
  • 十五届浙江省委第四轮巡视完成进驻 联系方式公布

    十五届浙江省委第四轮巡视完成进驻 联系方式公布

  • 宁波9个房地产项目入选融资“白名单”

    宁波9个房地产项目入选融资“白名单”

  • 关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

    关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

  • 月均收入6803元 宁波外卖小哥还是缺!小哥们...
  • 惊险!宁波高速上有车逆行 开了一段距离后又...
  • 宁波因地制宜“造圈” 让“一刻钟生活”更贴心
  • 武文赏辞去越南国家主席职务
  • 微短剧爆火 “影视甬军”能否接住这泼天富贵?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本地看点
  • 浙江省委第四轮巡视进驻宁波这三地
  • 智造升级再出招 专项政策为何聚焦中小企业
  • 宁波通报水资源"家底" 今年将打造六大样板
  • 睡眠仪是高科技还是智商税?测评
  • 宁波高速上有车逆行 开了一段距离后又掉头
  • 31日起宁波飞三亚每天1班 单程最低仅310元
明州论坛/甬城晨笔
  • “老实”要再夯一层
  • 实事求是永不过时
  • 办好民生实事
  • 实话常在吐槽中
  • “夺冠”秘诀是创新
  • “云端植树”为城市添新绿
  • 擦亮信用宁波“金字招牌”
  • 解决外籍人员“支付难”不是小事
  • 某商家的脸

    某商家的脸

  • 报喜

    报喜

茶座/文摘
  • 胡建新:屋漏·知漏·止漏
  • 吴启钱:高人与贵人
  • 桂晓燕:杏林春暖左公柳
  • 桂晓燕:铜锣响,脚底痒
  • 都阳:以人口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 李坤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 阴 冰:以务实之举纠治形式主义顽疾
  • 黄奇帆:新质生产力制造业的方向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看天下 看宁波

你关注的网红博主 可能是“假人”

稿源: 中国新闻网微信公号 2024-03-21 15:17:00

  在社交平台上,卡塔琳娜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5年的俄罗斯女孩,今年1月开始发布视频,多数附带着商品链接。她拥有超过10万粉丝,看起来只是众多带货网红中的一个。

  但如果留意就会发现,和她“共用一张脸”的账号有许多,有的叫娜塔莎,有的又叫琳娜、波娃......实际上,这些视频均由AI生成,博主们的“脸”来自于乌克兰网红Olga Loiek。不久前,Olga Loiek发视频控诉她的面孔被非法盗用,揭开了这些账号背后内幕的一角。

  中新网调查发现,从盗用真人肖像、用AI生成虚假形象仿冒真人,到卖教程、养号,再到带货变现甚至诈骗,AI假博主背后已衍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

博主控诉自己肖像被盗用。图源:Olga Loiek发布的视频截图

  AI仿冒博主涌入社交媒体

  随着AI技术的流行,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不少假冒真人的数字人账号,有些由AI凭空生成,有些则是盗用了真人肖像,其中不乏国外面孔。Olga Loiek不是唯一一个被“盗脸”的人,社交平台上,也有一些网友发帖称,有AI博主盗用了自己的生活照。

  这些账号通常颜值出众,或跟进热点及争议性话题,或输出情感类“心灵鸡汤”,或打着交友等噱头,赚取流量进而带货。

AI假博主卡塔琳娜商品橱窗里已售件数达2万+。

  以卡塔琳娜为例,该账号主要用视频中附带商品链接的方式带货。她的商品橱窗里共6件商品,均为进口食品和保健品,截至3月19日,跟买人数达2.5万+,已售件数达2万+。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告诉中新网,AI“假人”作为一个新的细分产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目前的数字人技术,确实可以提供高度神似真人形象的虚拟复制,但本质上仅是形象和语音语气上的复刻。

  “目前而言,此类AI‘假人’生意有极大隐患。”张书乐说,内容生产方往往缺乏对需求方的资格审核,而让所谓数字人定制可能完全没有授权而侵权,甚至导致“作品”被滥用,例如用AI生产真人形象进行各种违法行为等。不过目前AI数字人的技术门槛较高,当下流入市场的技术其实是AI换脸和变音,即真人表演、换脸造假,识别难度也不是太大。

  假博主背后的生意经

  “干了5年短视频,AI是涨粉最快的。”在湖南永州一家短视频公司工作、运营了多个AI外国美女账号的赵晨(化名)向中新网透露,其所在公司打造了几十个类似账号。

  他介绍,打造此类账号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并不高,通过AI肖像克隆软件和真人视频素材就可以实现,目前业内已有一些成熟的生成类软件。每个账号每天耗费一两个小时,主要以积累粉丝、带货为目的,粉丝以中老年人为主。  

  赵晨称,他们通常在短视频平台引流,除了运营账号带货之外,还售卖此类账号的素材和运营辅导,收费为2980元,带货所得与学员均分。“我们素材很多,有人起号半个月就积累了2万粉。”

当被问及是否会涉及肖像权争议时,一位代理商称“在外网去找的素材没问题”。

  也有人做起了专门的代理、培训生意。中新网联系到一位提供AI数字人代理服务的业内人士,他表示,购买AI数字人视频制作教程会附送3个人物素材,“可以克隆任何人。”当被问及是否会涉及肖像权争议时,他表示,“不会,我们做的是俄罗斯的人,在外网去找的素材没问题的”。

  类似教程在电商平台上也很常见。在电商交易平台上输入“AI美女”,即可看到“新手日入2000+”“5分钟制作视频”“赶快做个账号吧”等极具诱导性的宣传语,多以网盘的形式发货,标价在几元至几十元间。

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的相关教程。

  律师:构成肖像侵权

  甚至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诉中新网,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民法典明确规定,使用他人肖像需要经过他人的事前同意,否则构成肖像侵权。需要注意的是,肖像侵权的构成要件不包括以盈利为目的,即使并非以盈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仍然构成肖像侵权。

  “即使被侵权方在国外,也并不影响关于侵权的认定,不过他们维权比较困难,成本比较高。”赵占领说。

  虚假宣传是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赵占领分析,使用他人肖像合成AI视频进行直播带货,可能会涉及到对于买方的虚假宣传,甚至欺诈。

视频平台对疑似AI生成的内容打上标识或禁言。

  他还指出,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按照民法典的规定,适用“通知-删除”规则。当权利人向平台发出侵权通知之后,平台应当及时采取删除视频等措施来制止侵权,否则平台应当就损害扩大部分与侵权方承担连带责任。

  另外,某种情况下,制作未经授权的真人数字复制品也可能涉嫌构成刑事犯罪。比如利用他人的肖像合成的AI视频,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中新网注意到,此类案件并不少见。去年8月,公安部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举措成效,其中提到,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组织专项会战,破获涉“AI换脸”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